• 文档
  • 控制台
  • 登录
  • 立即注册
    目前不支持用户自主注册,如需注册账号,请联系400-080-1100
云硬盘 EBS
下载PDF

3 操作指南

3.1 权限管理

简介

通过“组织”模块提供资源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能力,包括租户、用户、用户组、角色、项目、资源集等功能模块。

租户

租户是进行资源分配的单位。

用户

用户是授权使用资源的最小单位。通过为用户授予角色权限,决定了用户允许操作或管理资源的范围。

用户组

用户组是具有相同权限的一组用户集合,通过将用户加入用户组,用户组和资源集授权的方式,可提高授权便捷性。

角色

角色是一组访问权限的集合,每个角色都有对应权限范围。

项目

匹配企业中的项目,资源集的载体,并可授权给指定用户。项目具有时效性。

资源集

资源集是管理资源的最小单位,通过资源集可以隔离资源、解决用户授权等问题。

EBS支持的操作权限

通过为不同用户配置不同角色,可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权限隔离。系统支持“默认角色”和“自定义角色”。

默认角色

系统统一创建和维护,不支持自定义修改策略权限范围。

自定义角色

系统开放资源授权项,支持自主创建、更新和删除角色。目前支持可视化配置方式创建自定义角色。

EBS支持的操作权限与默认角色如下:

表3-1EBS支持的操作权限与默认角色

image.png

操作指导

EBS服务操作权限配置,以及权限管理操作说明,请参见《运营中心 用户指南》。

3.2 云硬盘

3.2.1 创建云硬盘

3.2.1.1 新建数据盘

简介

云硬盘可挂载至同区域同可用区的云服务器,作为云服务器的系统盘或数据盘。

系统盘仅支持在创建服务器时设置并挂载,不能单独创建。

数据盘可在创建服务器时设置并挂载;也可在创建云服务器后,单独创建并挂载。

本小节主要介绍如何新建数据盘。

约束限制

单数据盘容量范围为10GiB~64TiB。

说明

若云硬盘类型的后端存储类型为CNStor 融合存储,数据盘容量最大不超过16TiB。

前提条件

已完成数据盘使用规划

说明

因每块数据盘在云服务器中是一个单独的逻辑盘,不支持通过格式化操作合并多块数据盘。

已获取具备云硬盘服务管理权限的用户账号和密码。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右上角单击“新建云硬盘”,进入新建云硬盘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提示和参数说明,依次配置资源归属、云硬盘基本配置和云硬盘数量。

a.设置云硬盘的资源归属。

image.png

b.设置云硬盘基本配置。

image.png

c.设置新建数据盘数量。

image.png

(5)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确认页面。

(6)确认产品类型、产品规格、数量和计费模式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新建”。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新建数据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新建数据盘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管理页面可查看创建的云硬盘,且状态为“可用”,即新建云硬盘成功。

3.2.1.2 克隆云硬盘

简介

通过克隆可以基于当前云硬盘即刻创建出具有相同数据的云硬盘(数据盘或系统盘),从而可以同时为多种业务提供数据资源。

云硬盘 EBS支持基于当前状态云硬盘克隆创建一个新的云硬盘,克隆的云硬盘包含源云硬盘的全部数据。

约束限制

单个源云硬盘最多可克隆创建256个云硬盘。

通过克隆新建云硬盘,单次最多可新建1块云硬盘。

克隆的云硬盘与源云硬盘基本配置相同,不支持设置,包括云硬盘类型、区域、可用区、容量大小等基本配置。

克隆创建的云硬盘为数据盘,不支持单独创建系统盘。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使用中”。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克隆云硬盘”,进入克隆云硬盘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提示和参数说明,依次确认源云硬盘信息,以及设置资源归属、云硬盘基本配置和云硬盘数量。

a.确认源云硬盘信息。

image.png

b.设置云硬盘的资源归属。

image.png

c.设置云硬盘基本配置。

image.png

d.设置新建数据盘数量。

image.png

(5)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确认页面。

(6)确认产品类型、产品规格、数量和计费模式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新建”。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克隆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克隆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管理页面可查看克隆的云硬盘,且源云硬盘状态从“克隆中”切换为“可用”或“使用中”,即克隆云硬盘成功。

3.2.1.3 使用快照新建云硬盘

简介

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快照可以快速创建多个具有相同数据的云硬盘(数据盘或系统盘),在保护业务原始数据的同时为多种业务提供数据需求。

云硬盘 EBS支持基于快照将源云硬盘数据恢复至一个新的云硬盘,新的云硬盘包含源云硬盘指定时刻的数据。

约束限制

基于快照新建云硬盘,单次仅支持新建1块云硬盘。

基于快照新建的云硬盘与源云硬盘基本配置相同,不支持设置,包括云硬盘类型、区域、可用区、容量大小等基本配置。

基于快照创建的云硬盘为数据盘,不支持单独创建系统盘。

若快照源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NStor 融合存储,且快照容量小于源云硬盘的容量,则不支持基于该快照新建云硬盘。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已创建快照,且快照状态为“可用”。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进入快照管理页面。

(3)在目标快照的“操作”列,单击“从快照新建云硬盘”,进入从快照新建云硬盘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提示和参数说明,依次确认源快照详细,以及设置资源归属、云硬盘基本配置和云硬盘数量。

a.确认源快照信息

image.png

b.设置云硬盘的资源归属。

image.png

c.设置云硬盘基本配置。

image.png

d.设置新建数据盘数量。

image.png

(5)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确认页面。

(6)确认产品类型、产品规格、数量和计费模式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新建”。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新建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新建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管理页面可查看新建的云硬盘,且源快照状态从“创盘中”切换为“可用”,即创建云硬盘完成。

3.2.2 挂载云硬盘

3.2.2.1 挂载数据盘(EBS侧)

简介

单独创建的云硬盘为数据盘,需手动挂载至云服务器实例,才能提供存储服务。

在云硬盘服务控制台,支持单个挂载和批量挂载。

挂载单个云硬盘:将单块云硬盘挂载至一台云服务器实例。

批量挂载云硬盘:将多块云硬盘同时挂载至一台云服务器实例。单次最多可挂载15块数据盘。

本小节主要介绍如何在EBS侧如何挂载数据盘。

约束限制

系统盘不支持手动挂载。

云硬盘仅支持挂载至同区域同可用区的云服务器实例上。

一台云服务器实例最多可挂载16块云硬盘(系统盘和数据盘)。

前提条件

已创建云硬盘,且状态为“可用”。

已创建同一区域同一可用区的云服务器实例,且状态为“运行中”或“已关机”。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挂载单个云硬盘。

a.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挂载”,弹出云硬盘挂载窗口。

b.勾选目标云服务器,并确认云服务器信息。

c.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挂载云硬盘任务。

(4)批量挂载云硬盘。

a.勾选单个或多个云硬盘,并在列表左下角单击“挂载”,弹出云硬盘挂载窗口。

b.勾选目标云服务器,并确认云服务器信息。

c.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并立即下发挂载云硬盘任务。

后续操作

当任务下发成功,且云硬盘状态从“挂载中”切换为“使用中”,即云硬盘挂载成功。

挂载完成后,若需正常使用数据盘存储空间,请登录云服务器对数据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数据盘。

若不再使用某块数据盘,可释放云硬盘。

3.2.2.2 挂载数据盘(ECS侧)

简介

单独开通的云硬盘为数据盘,需手动挂载至云服务器实例,才能提供使用。

您可以选择在EBS管理页面挂载,或者在ECS实例的云硬盘管理页面挂载。

本小节主要介绍在ECS实例侧如何挂载数据盘。

约束限制

一台云服务器实例最多可挂载16块云硬盘(系统盘和数据盘)。

不支持手动挂载系统盘。

云硬盘仅支持挂载至同区域同可用区的云服务器实例上。

前提条件

已创建云服务器实例,且状态为“运行中”或“已关机”。

云硬盘与云服务器在同一区域同一可用区。

存在可挂载云硬盘,且云硬盘状态为“可用”。

操作步骤

(1)登录云服务器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服务器 ECS”,进入实例列表页面。

(3)选择目标云服务器实例,单击实例ID,进入实例基本信息页面。

(4)选择“云硬盘信息”页签,进入挂载的云硬盘管理页面。

(5)在页面右上角单击“挂载云硬盘”,弹出挂载云硬盘窗口。

(6)勾选一块或多块云硬盘,并确认云硬盘信息。

(可选)勾选云硬盘是否随实例一起释放属性。默认为勾选。

(7)确认配置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实例的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挂载云硬盘任务。

当任务下发成功,且页面返回挂载的云硬盘信息后,即云硬盘挂载成功。

后续操作

若需正常使用存储资源,请登录云服务器对数据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数据盘。

若不再使用某块数据盘,可释放云硬盘。

若需确保云硬盘资源随实例释放,可开启“是否随实例释放”属性。

若需确保云硬盘资源在实例释放后不被删除,可关闭“是否随实例释放”属性。

3.2.3 分区格式化数据盘

3.2.3.1 分区格式化场景

简介

云硬盘挂载至服务器后,需要登录服务器分区格式化云硬盘,即对数据盘进行格式化、分区及创建文件系统等分区格式化操作,之后云硬盘才可以正常使用。

系统盘

系统盘无需分区格式化,创建云服务器时会自带系统盘并且自动分区格式化,默认云硬盘分区形式为主启动记录分区(MBR、Master Boot Record)。

数据盘

创建云服务器时创建的数据盘,数据盘会自动挂载至云服务器。

单独创建的数据盘,需手动挂载至云服务器。

数据盘挂载至云服务器后,均需分区格式化操作才能使用。您可根据业务规划需求,选择不同的分区格式化方式。

注意

通过克隆或快照创建的数据盘中已有数据,请根据业务场景选择是否执行分区格式化。

分区格式化方式

请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分区格式化化方式:

若云硬盘仅需呈现为一个单独的分区(即不存在多个逻辑盘,如 D 盘 /vdb1 和 E 盘 /vdb2 ),推荐直接在裸设备上构建文件系统,不对数据盘进行分区操作。

若云硬盘需要呈现为多个逻辑分区(即存在多个逻辑盘),请先对数据盘进行分区操作,再在分区上构建文件系统。

磁盘分区形式

说明

请务必在磁盘投入使用前,完成磁盘分区操作。因为云硬盘存入数据后再切换磁盘分区形式,云硬盘上的原有数据将会被清除。

当前数据盘支持的最大容量为64TiB,若需要使用大于2TiB的云硬盘容量,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1 EiB = 1048576 TiB

请务必在磁盘投入使用前,完成磁盘分区操作。因为云硬盘存入数据后再切换磁盘分区形式,云硬盘上的原有数据将会被清除。

当前数据盘支持的最大容量为64TiB,若需要使用大于2TiB的云硬盘容量,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1 EiB = 1048576 TiB常用的磁盘分区形式有主启动记录分区(Main Boot Record,MBR)和全局分区表(Guid Partition Table,GPT)。

MBR分区包含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里面可以包含若干个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分区才可以使用。

GPT分区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以及逻辑分区之分。

针对Linux操作系统,MBR和GPT分区形式可选择不同的分区工具。

表3-2分区形式说明

image.png

前提条件

已创建云硬盘,且状态为“可用”。

已创建同一区域同一可用区的云服务器实例,且状态为“运行中”或“已关机”。3.2.3.2 分区格式化Linux数据盘(fdisk)

简介

本小节主要介绍使用fdisk分区工具将数据盘/dev/vdb设置为主分区,分区为MBR格式,并格式化为单个ext4/xfs文件系统。文件系统配置完成后,挂载到指定目录,并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前提条件

已挂载数据盘至云服务器。

已获取云服务器登录地址、账号和密码。

1.设置分区并挂载云硬盘

(1)登录云服务器。

(2)执行fdisk -l命令,查询并获取实例中云硬盘信息。

如果不存在/dev/vd*(/dev/vd*为开通的新数据盘),请确认数据盘是否已经挂载到实例。

(3)执行fdisk <云硬盘设备名称>命令,进入fdisk分区工具,对数据盘进行分区。

a.输入n,按“Enter”,开始新建分区。回显示例如下: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表示主分区

 e extended #表示扩展分区

b.输入p,按“Enter”,选择分区类型为主分区。

c.输入主分区编号 1,按“Enter”,新建1个主分区。可选设置1~4个分区。

d.按2次“Enter”,分区大小使用默认配置。

“First sector”表示初始扇区编号,可以选择2048-419430399,默认为2048;

“Last sector”表示截止扇区编号,可以选择2048-419430399,默认为419430399。

e.输入p,按“Enter”,查看新建分区的详细信息。

f.输入w:保存分区表,开始分区。

(4)执行lsblk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5)执行mkfs.<fstype>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格式化新分区并创建文件系统。

创建ext*(例如ext4)文件系统,执行mkfs.ext4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

创建xfs文件系统,执行mkfs.xfs -f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

若界面提示-bash: mkfs.xfs: command not found,则执行以下命令yum -y install xfsprogs安装xfsprogs的rpm软件包。

(6)执行mkdir <新挂载点>命令,为新分区创建新的挂载点。

(7)执行mount <云硬盘设备分区> <挂载点>命令,手动挂载新分区。

(8)执行df -h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2.设置开机自动挂载分区

(1)确认挂载方式并获取对应信息。

可选择通过文件系统的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或设备名称自动挂载云硬盘。

执行blkid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查看云硬盘分区的UUID。

执行lsblk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2)执行cp /etc/fstab /etc/fstab.bak命令,备份etc/fstab文件。

(3)添加自动挂载信息。

执行echo '<云硬盘分区UUID编号>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的UUID自动挂载。

执行echo '<云硬盘设备分区>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信息自动挂载。

(4)执行cat /etc/fstab命令,查看自动挂载配置。

(5)执行mount -a命令,检查/etc/fstab文件是否配置成功。

若运行通过则/etc/fstab配置成功,文件系统会在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3.2.3.3 分区格式化Linux数据盘(parted)

简介

本小节主要介绍使用parted分区工具将数据盘设置分区,分区形式设置为GPT,文件系统设为ext4格式,挂载在指定目录下,并设置开机启动自动挂载。

前提条件

已挂载数据盘至云服务器。

已获取云服务器登录地址、账号和密码。

1.设置分区并挂载云硬盘

(1)登录云服务器。

(2)执行lsblk命令,查询并获取实例中云硬盘信息。

如果不存在/dev/vd*(/dev/vd*为开通的新数据盘,本例中为/dev/vdb),请确认数据盘是否已经挂载到实例。

a.执行parted <云硬盘设备名称>命令,进入parted分区工具,对数据盘进行分区。

b.输入p,按“Enter”,查看当前磁盘分区形式。

c.执行mklabel gpt命令,设置磁盘分区形式为GPT。

说明

磁盘分区形式有MBR和GPT两种。执行执行mklabel mbr命令,设置磁盘分区形式为MBR,适用于容量小于2TiB的数据盘。

d.输入p,按“Enter”,查看分区形式是否配置成功。

e.输入unit s,按“Enter”,设置磁盘的计量单位为磁柱。

f.以整个磁盘创建一个分区为例,执行mkpart <云硬盘设备分区> <起始磁柱值> <截止磁柱值>命令,按“Enter”。

g.输入p,按“Enter”,查看新建分区的详细信息。

h.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分区工具。

(3)执行lsblk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4)执行mkfs.<fstype>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格式化新分区并创建文件系统。

创建ext*(例如ext4)文件系统,执行mkfs.ext4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

创建xfs文件系统,执行mkfs.xfs -f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

说明

(5)执行mkdir <新挂载点>命令,为新分区创建新的挂载点。

(6)执行mount <云硬盘设备分区> <挂载点>命令,手动挂载新分区。

(7)执行df -h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2.设置开机自动挂载分区

(1)确认挂载方式并获取对应信息。

可选择通过文件系统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或设备名称自动挂载云硬盘。

执行blkid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查看云硬盘分区的UUID。

执行lsblk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2)执行cp /etc/fstab /etc/fstab.bak命令,备份etc/fstab文件。

(3)添加自动挂载信息。

执行echo '<云硬盘分区UUID编号>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的UUID自动挂载。

执行echo '<云硬盘设备分区>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信息自动挂载。

(4)执行cat /etc/fstab命令,查看自动挂载配置。

(5)执行mount -a命令,检查/etc/fstab文件是否配置成功。

若运行通过则/etc/fstab配置成功,文件系统会在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3.2.4 扩容云硬盘

3.2.4.1 扩容云硬盘概述

简介

当云硬盘空间不足时,您可对云硬盘进行扩容。系统盘只能在原盘的基础上扩大其容量,数据盘可在原盘的基础上扩大容量,也可通过新增数据盘并将其挂载至实例使用。

扩容后需要对扩容部分的容量创建新的分区或者重新创建新分区替换磁盘原有分区。

为扩容部分的容量创建新的分区

该场景下,不需要卸载原有的分区,而是在原有分区的基础上新增分区。该操作不会中断业务,对业务影响较小。推荐系统盘或者需要保证业务不中断的磁盘扩容场景使用。如果当前磁盘使用的是MBR格式,则要求扩容后的磁盘容量不超过2TiB,并且磁盘的分区数量还未达到上限。

重新创建分区替换原有分区

如果当前磁盘使用的是MBR分区,且磁盘分区数量已达到上限,无法再增加新的分区。此时需要先卸载已有分区,重新创建新的分区替换原有分区。该操作不会删除原有分区的数据,但操作过程中需预先中断业务,因此会对用户正在运行的业务产生影响。

扩容流程

图3-2扩容流程图

image.png

注意事项

支持扩容系统盘和数据盘容量,最小扩容步长为1GiB。

支持扩大容量,不支持缩小容量。

扩容云硬盘后,不支持回滚扩容前创建的快照。

3.2.4.2 扩容云硬盘容量

简介

当云硬盘使用空间不足时,云硬盘服务支持扩容云硬盘容量大小。云硬盘服务支持在线扩容和离线扩容。

在线扩容是对已挂载的“使用中”状态的云硬盘执行扩容操作。

离线扩容是对未挂载的“可用”状态的云硬盘执行扩容操作。

约束限制

至少需扩容1GiB,建议您合理选择扩容容量。

云硬盘不支持缩容。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使用中”。

云服务器状态为“运行中”或“关机”。

若服务开启了审批流程,待扩容云硬盘的审批流程已全部处理。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更多 > 扩容”,进入云硬盘扩容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提示和参数说明,依次确认当前配置,以及设置扩容。

a.确认当前配置信息。

image.png

b.设置扩容容量。

image.png

(5)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确认页面。

(6)确认配置无误后,单击“确定变更”。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扩容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扩容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状态从“扩容中”切换为“可用”或“使用中”,即扩容云硬盘容量完成。

扩容云硬盘后,不支持回滚扩容前创建的快照。

3.2.4.3 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Linux-fdisk,原未分区-新增分区)

简介

在管理控制台扩容云硬盘容量后,需要登录云服务器进行手动扩展云硬盘分区和文件系统。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根据扩容前操作系统是否分区,可执行不同操作:

若扩容前未分区,通过更新文件系统容量,即可生效扩容容量。

若扩容前已分区,需将扩容容量分区划分给已有分区或分配给新分区,并更新文件系统容量,才可生效扩容容量。

本小节主要介绍在云硬盘扩容前未分区场景,如何更新文件系统容量。

前提条件

已挂载云硬盘至云服务器。

已扩容云硬盘容量。

已获取云服务器登录地址、账号和密码。

操作步骤

以新建分区名为vdc、扩容前容量为20GiB、扩容后容量为30GiB为例。

(1)登录云服务器。

(2)执行fdisk -l命令,获取云硬盘的总容量。

(3)执行unmount /dev/vdc命令,将云硬盘文件系统从挂载点卸载。

(4)根据实际文件系统类型,执行以下命令,指定分区并并扩展分区文件系统的容量。

ext*文件系统:

e2fsck -f /dev/vdc

resize2fs /dev/vdc

xfs文件系统:

e2fsck -f /dev/vdc

xfs_growfs /dev/vdc

(5)执行mount /dev/vdc /data命令,将文件系统重新挂载至原挂载点。

(6)执行df -h命令,查看文件系统容量信息,确认扩容后的云硬盘容量是否生效。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20G 1.8G 18G 10% /

devtemfs 1.8G 0 1.8G 0% /dev

temfs 1.8G 0 1.8G 0% /dev/shm

temfs 1.8G 468K 1.8G 1% /run

temfs 1.8G 0 1.8G 0% /sys/fs/cgroup

temfs 365M 0 365M 0% /run/user/0

/dev/vdc 30G 44M 28G 1% /data

3.2.4.4 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Linux-fdisk,原已分区-新增分区)

简介

在管理控制台扩容云硬盘容量后,需要登录云服务器进行手动扩展云硬盘分区和文件系统。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根据扩容前操作系统是否分区,可执行不同操作:

若扩容前未分区,通过更新文件系统容量,即可生效扩容容量。

若扩容前已分区,需将扩容容量分区划分给已有分区或分配给新分区,并更新文件系统容量,才可生效扩容容量。

本小节主要介绍在云硬盘扩容前已分区、且需在新分区生效容量场景下,如何新增分区并新建文件系统。

前提条件

已挂载云硬盘至云服务器。

已扩容云硬盘容量。

已获取云服务器登录地址、账号和密码。

1.新建分区和文件系统

以扩容前分区为vdd1和容量为20GiB、扩容后新增分区名为vde2和容量为10GiB为例。

(1)登录云服务器。

(2)执行fdisk -l命令,获取云硬盘的总容量。

(3)执行fdisk -u /dev/vde命令,新建分区。

(4)根据所需文件系统类型,执行mkfs -t <文件系统> <磁盘分区>命令创建基于新分区的文件系统。

新建ext*文件系统,以ext4为例:

mkfs -t ext4 /dev/vde2

新建xfs文件系统:

mkfs -t xfs /dev/vde2

以新建ext4文件系统为例:

$ mkfs -t ext4 /dev/vde2

mk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655360 inodes, 2621440 blocks

131072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num filesystem blocks=2151677952

88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819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819200, 884736, 1605632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5)执行mkdir -p /test命令,新建挂载点。以新建挂载点test为例。

(6)执行mount /dev/vde2 /test命令,将新创建文件系统挂载至新创建的挂载点。

(7)执行df -h命令,查看分区容量信息,确认容量是否在新建分区上生效。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20G 1.8G 17G 10% /

devtemfs 1.8G 0 1.8G 0% /dev

temfs 1.8G 0 1.8G 0% /dev/shm

temfs 1.8G 476K 1.8G 1% /run

temfs 1.8G 0 1.8G 0% /sys/fs/cgroup

temfs 365M 0 365M 0% /run/user/0

/dev/vdd1 20G 45M 19G 1% /data

/dev/vde2 9.8G 37M 9.2G 1% /test

2.设置开机自动挂载分区

(1)确认挂载方式并获取对应信息。

可选择通过文件系统的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或设备名称自动挂载云硬盘。

执行blkid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查看云硬盘分区的UUID。

执行lsblk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2)执行cp /etc/fstab /etc/fstab.bak命令,备份etc/fstab文件。

(3)添加自动挂载信息。

执行echo '<云硬盘分区UUID编号>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的UUID自动挂载。

执行echo '<云硬盘设备分区>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信息自动挂载。

(4)执行cat /etc/fstab命令,查看自动挂载配置。

(5)执行mount -a命令,检查/etc/fstab文件是否配置成功。

若运行通过则/etc/fstab配置成功,文件系统会在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3.2.4.5 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Linux-fdisk,原已分区-替换分区)

简介

在管理控制台扩容云硬盘容量后,需要登录云服务器进行手动扩展云硬盘分区和文件系统。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根据扩容前操作系统是否分区,可执行不同操作:

若扩容前未分区,通过更新文件系统容量,即可生效扩容容量。

若扩容前已分区,需将扩容容量分区划分给已有分区或分配给新分区,并更新文件系统容量,才可生效扩容容量。

本小节主要介绍在硬盘扩容前已分区、且需在原分区生效容量场景下,如何替换已有分区并更新文件系统容量。

前提条件

已挂载云硬盘至云服务器。

已扩容云硬盘容量。

已获取云服务器登录地址、账号和密码。

1.替换分区并更新文件系统

以扩容前分区名为vdb、扩容前容量为40GiB、扩容后容量为50GiB为例。

(1)登录云服务器。

(2)执行umount /dev/vdb1命令,将云硬盘文件系统从挂载点卸载。

(3)执行fdisk -l /dev/vdb命令,查看原有分区并记录原有分区的起始位置。

$ fdisk -l /dev/vdb

Disk /dev/vdb: 42.9GB, 429496728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s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c86586f1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b1 2048 83886079 41942016 83 Linux

(4)执行fdisk -u /dev/vdb命令并输入d,删除原有分区。

$ fdisk -u /dev/vdb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Command (m for help): d

Selected partition 1

Partition 1 deleted

(5)执行fdisk -u /dev/vdb命令并输入n,创建新分区,分区起始位置与原分区起始位置保持一致,结束位置可扩展选择。

$ fdisk -u /dev/vdb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l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First sector (2048-104857599, default 2048):

Using default value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2048-104857599, default 104857599):

Using default value 104857599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50GiB is set

(6)根据实际文件系统类型,执行以下命令,指定分区并扩展分区并更新文件系统容量。

ext*文件系统:

e2fsck -f /dev/vdb1

resize2fs /dev/vdb1

xfs文件系统:

e2fsck -f /dev/vdb1

xfs_growfs /dev/vdb

(7)执行mount /dev/vdb1 /data命令,将文件系统重新挂载至原挂载点。

(8)执行df -h命令,查看分区容量信息,确认容量是否在已有分区上生效。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20G 1.8G 17G 10% /

devtemfs 1.8G 0 1.8G 0% /dev

temfs 1.8G 0 1.8G 0% /dev/shm

temfs 1.8G 440K 1.8G 1% /run

temfs 1.8G 0 1.8G 0% /sys/fs/cgroup

temfs 365M 0 365M 0% /run/user/0

/dev/vdb1 50G 52M 47G 1% /data

2.设置开机自动挂载分区

(1)确认挂载方式并获取对应信息。

可选择通过文件系统的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或设备名称自动挂载云硬盘。

执行blkid <云硬盘设备分区>命令,查看云硬盘分区的UUID。

执行lsblk命令,查看新分区信息。

(2)执行cp /etc/fstab /etc/fstab.bak命令,备份etc/fstab文件。

(3)添加自动挂载信息。

执行echo '<云硬盘分区UUID编号>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的UUID自动挂载。

执行echo '<云硬盘设备分区> <挂载点>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以云硬盘分区信息自动挂载。

(4)执行cat /etc/fstab命令,查看自动挂载配置。

(5)执行mount -a命令,检查/etc/fstab文件是否配置成功。

若运行通过则/etc/fstab配置成功,文件系统会在操作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

3.2.5 变更云硬盘类型

简介

在上层应用程序或工作负载对存储性能有不同需求场景下,云硬盘服务支持通过变更云硬盘类型来满足业务需求。

变更云硬类型功能,支持升配云硬盘类型,也支持降配云硬盘类型。

约束限制

仅状态为“可用”的数据盘支持变更配置。

变更云硬盘类型前,需删除云硬盘的全部快照。

若后端存储类型仅支持链式克隆,变更云硬盘类型前,需删除基于该盘克隆的云硬盘。

云硬盘变配期间,不支持对云硬盘进行管理操作。

注意

为避免历史数据丢失,变更云硬盘类型前,可通过云备份服务(CBR)备份云硬盘已有数据。

受云硬盘吞吐量、容量大小、原云硬盘类型等因素影响,云硬盘变配过程所需时间较长。

支持链式克隆的后端存储类型,包括CeaStor 8050/6050、CeaStor 8060/6060、CNStor融合存储。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和克隆方式,请联系运维管理员确认。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且属性为“数据盘”。

已删除云硬盘的全部快照。

同可用区至少存在两种云硬盘类型。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更多 > 变配”,进入变更云硬盘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提示和参数说明,依次确认当前配置,以及变更云硬盘类型。

a.确认当前配置信息。

image.png

b.设置云硬盘类型。

image.png

(5)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确认页面。

(6)确认配置无误后,单击“确定变更”。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变更云硬盘类型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变更云硬盘类型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状态从“变配中”切换为“可用”,且规格切换为目标云硬盘类型,即变更云硬盘类型完成。

3.2.6 迁移云硬盘

简介

在上层业务所属可用区发生变化场景下,且云硬盘所在区域不满足实际业务需求时,云硬盘服务支持通过迁移云硬盘,迁移已有云硬盘至上层业务所在可用区来满足需求。

迁移云硬盘功能支持将云硬盘迁移至同区域的不同可用区,以及变更云硬盘类型。

约束限制

仅状态为“可用”的数据盘支持迁移。

仅支持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可用区之间迁移云硬盘。

迁移云硬盘前,需删除云硬盘的全部快照。

若后端存储类型仅支持链式克隆,迁移云硬盘前,需删除基于该盘克隆的云硬盘。

云硬盘迁移期间,不支持对云硬盘进行管理操作。

为避免历史数据丢失,迁移云硬盘前,可通过云备份服务(CBR)备份云硬盘已有数据。

受云硬盘吞吐量、容量大小、原云硬盘类型等因素影响,迁移云硬盘过程所需时间较长。

支持链式克隆的后端存储类型,包括CeaStor 8050/6050、CeaStor 8060/6060、CNStor融合存储。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和克隆方式,请联系运维管理员确认。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且属性为“数据盘”。

已删除云硬盘的全部快照。

同一区域至少存在两个可用区,且可用区中至少存在一种云硬盘类型。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更多 > 迁移”,进入迁移云硬盘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提示和参数说明,依次确认当前配置,以及设置云硬盘迁移信息。

a.确认当前配置信息。

image.png

b.设置云硬盘迁移信息。

image.png

(5)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确认页面。

(6)确认配置无误后,单击“确定变更”。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迁移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迁移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状态从“迁移中”切换为“可用”,且切换至目标可用区,即云硬盘迁移完成。

3.2.7 释放云硬盘

3.2.7.1 卸载数据盘(EBS侧)

简介

当您需要将数据盘挂载到另一台云服务器上使用时,您可以将数据盘从云服务器上卸载。卸载后的数据盘状态从“使用中”变为“可用”,即可挂载至其他云服务器使用。

您可以选择在EBS管理页面卸载,或者在ECS实例的云硬盘管理页面卸载。

本小节主要介绍如何在EBS侧如何卸载数据盘。

约束限制

系统盘不支持卸载。

前提条件

为避免造成数据丢失,在卸载数据盘前,请确保已停止对数据盘的所有读写操作。

在执行卸载操作前,请确保已登录云服务器对云硬盘所在在操作系统内的逻辑磁盘执行umount卸载命令。

注意

执行umount卸载命令后,数据则无法再写入对应该数据盘。

云硬盘状态为“使用中”。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系统盘的“操作”列,单击“卸载”,弹出云硬盘卸载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卸载任务。

待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可用”,则卸载云硬盘成功。

后续管理

卸载数据盘后,该数据盘离线。通过原云服务器不能读取或写入数据至该数据盘。

卸载数据盘后,云硬盘上已有数据将继续保留。若需清除云硬盘上数据,请初始化数据盘。

3.2.7.2 卸载数据盘(ECS侧)

简介

当您需要将数据盘挂载到另一台云服务器上使用时,您可以从云服务器卸载该数据盘,并将其挂载到其他云服务器上。

注意

云服务器ECS上数据盘全部卸载后,数据将无法写入。

若挂载的数据盘开启了随实例释放,在删除ECS实例时将自动卸载并释放数据盘。

您可以选择在EBS管理页面卸载,或者在ECS实例的云硬盘管理页面卸载。

本小节主要介绍如何在云服务器ECS侧如何卸载数据盘。

约束限制

系统盘不支持卸载。

前提条件

为避免造成数据丢失,在卸载数据盘前,请确保已停止对数据盘的所有读写操作。

在执行卸载操作前,请确保已登录云服务器对云硬盘所在操作系统内的逻辑磁盘执行umount卸载命令。

注意

执行umount卸载命令后,数据则无法再写入对应该数据盘。

云硬盘状态为“使用中”。

操作步骤

(1)登录云服务器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服务器 ECS”,进入实例列表页面。

(3)选择目标云服务器实例,单击实例ID,进入实例基本信息页面。

(4)选择“云硬盘信息”页签,进入挂载的云硬盘管理页面。

(5)在目标云硬盘表框区域,单击“卸载”,弹出云硬盘卸载确认窗口。

(6)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卸载任务。

待云硬盘模块清除,则从实例侧卸载云硬盘成功。

后续管理

卸载云硬盘后,数据将不再写入云硬盘。

卸载云硬盘后,云硬盘上已有数据将继续保留。若需清除云硬盘上数据,请初始化数据盘。

3.2.7.3 初始化数据盘

简介

云硬盘从云服务器卸载后,可通过初始化操作,将云硬盘重新格式化为新盘状态。

初始化云硬盘将清空云硬盘内全部数据,并清除云硬盘分区和设置。

注意

云硬盘初始化可能造成数据丢失,请谨慎操作。

约束限制

仅支持初始化“可用”状态云硬盘。

仅支持初始化数据盘,不支持初始化系统盘。

前提条件

云硬盘为“可用”状态。

为避免数据丢失,执行初始化操作前,请确保已为云硬盘创建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 “更多 > 初始化”,弹出初始化云硬盘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初始化任务。

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初始化中”。待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可用”,则初始化完成。

后续管理

若需再次启用云硬盘,请先挂载云硬盘,再分区格式化数据盘。

初始化云硬盘不改变云硬盘ID等基础信息,关联的自动快照策略将继续生效。

3.2.7.4 删除云硬盘

简介

当云硬盘长期闲置未用,可通过删除操作,将云硬盘资源从列表中删除。

注意

删除云硬盘将清除云硬盘中数据,以及与其相关的全部快照,可能造成数据丢失,请谨慎操作。

为避免数据丢失,删除云硬盘前,请确保已通过云备份服务(CBR)备份云硬盘数据,并建议开启云硬盘回收站。

约束限制

仅“按需计费”模式的数据盘,支持删除操作。

删除云硬盘时,系统将自动清除该云硬盘的全部快照和快照链。

删除云硬盘时,系统将自动解除与自动快照策略的关联关系。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错误状态。

已删除基于云硬盘创建的全部快照。

若服务开启了审批流程,待删除云硬盘的审批流程已全部处理。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顶部导航栏右上角,选择区域。

(3)在目标云硬盘“操作”列,单击“删除”,弹出云硬盘删除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删除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删除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确认删除后,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删除中”。待云硬盘从列表中移除,即删除成功。

资源中心默认开启云硬盘回收站。云硬盘删除后,将进入“资源 > 回收站”中留存,默认可保留30天。

若需找回云硬盘,可在“资源 > 回收站 > 回收站资源”中还原云硬盘。

若回收站中云硬盘保留时间超过冷冻期,将彻底清除且不可找回。

若删除云硬盘前已关闭云硬盘回收站,云硬盘删除后无冷冻保留期,将直接彻底清除。

3.2.7.5 退订云硬盘

简介

“包年包月”计费模式的数据盘支持退订。当不再使用“包年包月”数据盘时,可通过退订操作,退订云硬盘资源。

注意

退订云硬盘将清除云硬盘中数据,以及与其相关的全部快照,可能造成数据丢失,请谨慎操作。

为避免数据丢失,退订云硬盘前,请确保已通过云备份服务(CBR)备份云硬盘数据,并建议开启云硬盘回收站。

约束限制

仅“包年包月”计费模式的数据盘,支持退订操作。

退订云硬盘时,系统将自动清除该云硬盘的全部快照和快照链。

退订云硬盘时,系统将自动解除与自动快照策略的关联关系。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错误状态。

已删除基于云硬盘创建的全部快照。

若服务开启了审批流程,待退订云硬盘的审批流程已全部处理。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操作”列,单击“更多 > 退订”,进入云硬盘退订确认页面。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退订”。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退订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退订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确认退订后,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删除中”。待云硬盘从列表中移除,即退订成功。

资源中心默认开启云硬盘回收站。云硬盘退订后,将进入“资源 > 回收站”中留存,默认可保留30天。

若需找回云硬盘,可在“资源 > 回收站 > 回收站资源”中还原云硬盘。

若回收站中云硬盘保留时间超过冷冻期,将彻底清除且不可找回。

若退订云硬盘前已关闭云硬盘回收站,云硬盘退订后无冷冻保留期,将直接彻底清除。

3.2.8 管理云硬盘

3.2.8.1 查询云硬盘

简介

云硬盘创建成功后,可在云硬盘列表查询云硬盘。

前提条件

已创建云硬盘。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云硬盘列表上方,输入云硬盘名称、云硬盘ID、所属云服务器名称、所属云服务器ID、状态、规格、属性等,模糊查询云硬盘。

表3-3云硬盘列表参数说明

image.png

3.2.8.2 查看云硬盘详情

简介

云硬盘创建成功后,可在云硬盘详情页面,可查看云硬盘基本信息和快照信息。

前提条件

已创建云硬盘。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云硬盘管理页面,单击云硬盘ID链接,进入云硬盘详情页面。

(4)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基本信息”页签,进入云硬盘基本信息页面。

可查看云硬盘基本信息和所属云服务器列表,并可克隆云硬盘。

a.在“基本信息”区域,可查看云硬盘基本信息

image.png

b.在“资源归属”区域,可查看云硬盘资源归属信息。

image.png

c.在“所属云服务器”区域,可查看云硬盘挂载的云服务器列表,并可挂载和卸载云硬盘。

image.png

(5)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详情”页签,进入云硬盘的快照管理页面。

在云硬盘快照列表,可查看当前云硬盘全部快照信息,并可新建云硬盘快照和管理云硬盘快照。

表3-4云硬盘中快照列表参数说明

image.png

3.2.8.3 续订云硬盘

简介

若“包年包月”云硬盘可使用时长即将到期,可通过续订操作,延长云硬盘使用时长。

约束限制

仅“包年包月”计费模式云硬盘,支持续订操作。

未过期云硬盘,续订操作成功后会在当前周期结束后生效;已过期的资源,新续订周期从过期时间开始计算。

前提条件

已创建“包年包月”计费模式云硬盘,且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使用中”。

若服务开启了审批流程,待续订云硬盘的审批流程已全部处理。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 “更多 > 续订”,进入云硬盘续订页面。

(4)确认云硬盘信息,并设置“续订时长”。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续订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续订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可使用日期更新,即续订云硬盘成功。

3.3 快照

3.3.1 创建快照

3.3.1.1 新建用户快照

简介

快照可以保留某个时间点的云硬盘数据和状态。

用户快照是基于指定云硬盘手动创建的即刻数据快照,需在指定云硬盘管理页面手动新建快照。

约束限制

单个云硬盘最多可新建3个用户快照。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使用中”。

云硬盘快照个数未超过使用限制。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硬盘”,进入云硬盘实例列表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新建快照”,弹出新建快照窗口。

(4)根据页面和参数说明,配置用户快照。

image.png

(5)确认快照和云硬盘配置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快照列表页面。

待快照状态切换为“可用”,则新建快照完成。

后续管理

用户快照创建完成后,可在云硬盘详情管理页面管理快照。

用户快照创建完成后,可在快照管理页面,选择快照类型为“用户快照”的过滤条件,查询并管理用户快照。

3.3.1.2 新建自动快照

简介

自动快照是基于一定策略规则自动创建的云硬盘指定时刻数据快照。

若需创建自动快照,需先创建自动快照策略,再关联云硬盘。在自动快照策略的状态为“运行中”条件下,即可按周期定时新建自动快照。

图3-3新建自动快照流程图

image.png

约束限制

单个云硬盘最多可保留3个自动快照。

前提条件

云硬盘状态为“可用”或“使用中”。

新建自动快照策略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3)单击“创建自动快照策略”,弹出快照策略配置窗口。

(4)根据页面和参数说明,配置自动快照策略。

image.png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立即创建策略。

策略创建完成后,默认状态为“运行中”。

关联云硬盘

(6)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7)在目标策略的“操作”列,单击“关联云硬盘”,弹出关联云硬盘窗口。

(8)勾选目标云硬盘,并单击,添加云硬盘至右侧列框。

(9)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策略管理页面,即可查看已关联云硬盘数。

后续管理

在自动快照策略的状态为“运行中”条件下,系统将按策略生成和清除自动快照。

系统按周期成功创建自动快照后,可在快照管理页面,选择快照类型为“自动快照”的过滤条件,查询自动快照。

3.3.1.3 新建一致性快照

简介

一致性快照是基于多个数据源中的多块云硬盘创建的同时刻数据快照。在业务系统跨多块云硬盘的场景下,快照一致性组能够确保多块云硬盘的快照时序一致性。

若需创建一致性快照,需基于一个或多个云服务器实例中的云硬盘创建快照一致性组。

约束限制

云硬盘必须为同一云硬盘类型,且后端存储在同一存储池。

单个快照一致性组最多支持16块云硬盘(数据盘和系统盘),且总容量不超过32TiB。

单个云硬盘最多可新建3个一致性快照。

仅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6000-K,支持基于该云硬盘新建快照一致性组。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云硬盘已挂载至数据源(云服务器),且状态为“使用中”,同时数据源(云服务器)状态为“运行中”或“关机”。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快照一致性组”页签,进入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

(3)单击“新建快照一致性组”,进入快照一致性组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和参数说明,设置快照一致性组信息,并勾选云硬盘。

a.设置快照一致性组基本信息。

image.png

b.勾选并确认云硬盘信息。

image.png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

待快照一致性组状态切换为“可用”,则创建一致性快照完成。

后续管理

快照一致性组创建完成后,可在快照一致性组详情页面,查看一致性快照。

3.3.1.4 新建云主机快照

简介

云主机快照是基于云服务器实例手动创建的整机数据快照。

若需创建云主机快照,可在一个云服务器实例管理页面,手动创建快照或基于实例自动快照策略创建快照。

本小节主要介绍如何手动创建云主机快照。

更多云主机快照管理说明,请参见《云服务器ECS 用户指南》。

约束限制

最多可创建7个云主机快照。

前提条件

云服务器实例状态为“运行中”。

操作步骤

(1)登录云服务器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云服务器 ECS”,进入实例列表页面。

(3)选择目标云服务器实例,单击实例ID,进入实例基本信息页面。

(4)选择“快照”页签,进入实例快照管理页面。

(5)在页面右上角单击“创建快照”,弹出快照配置窗口。

(6)根据页面和参数说明,确认实例信息,并设置快照信息。

image.png

(7)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实例快照管理页面。

待快照状态切换为“可用”,则手动创建云主机快照完成。

后续管理

云主机快照创建完成后,可在ECS实例详情管理页面管理快照,也可在ECS快照页面管理快照

云主机快照创建完成后,也可在EBS快照管理页面,选择快照类型为“云主机快照”的过滤条件,查询云主机快照。

3.3.2 使用快照

3.3.2.1 基于快照新建云硬盘

简介

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快照可以快速创建多个具有相同数据的云硬盘(数据盘或系统盘),在保护业务原始数据的同时为多种业务提供数据需求。

云硬盘 EBS支持基于快照将源云硬盘数据恢复至一个新的云硬盘,新的云硬盘包含源云硬盘指定时刻的数据。

约束限制

基于快照新建云硬盘,单次仅支持新建1块云硬盘。

基于快照新建的云硬盘与源云硬盘基本配置相同,不支持设置,包括云硬盘类型、区域、可用区、容量大小等基本配置。

仅支持基于用户快照和自动快照新建云硬盘,不支持基于一致性快照和云主机快照新建云硬盘。

若快照源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NStor 融合存储,且快照容量小于源云硬盘的容量,则不支持基于该快照新建云硬盘。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已创建快照,且快照状态为“可用”。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进入快照管理页面。

(3)在目标快照的“操作”列,单击“从快照新建云硬盘”,进入从快照新建云硬盘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提示和参数说明,依次确认源快照详细,以及设置资源归属、云硬盘基本配置和云硬盘数量。

a.确认源快照信息

image.png

b.设置云硬盘的资源归属。

image.png

c.设置云硬盘基本配置。

image.png

d.设置新建数据盘数量。

image.png

(5)单击“下一步”,进入配置确认页面。

(6)确认产品类型、产品规格、数量和计费模式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新建”。根据云硬盘服务是否开启审批流程,分别返回如下信息:

关闭审批流程:返回云硬盘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新建云硬盘任务。

开启审批流程:弹出审批确认窗口,可选择返回列表页或查看申请单。待管理员通过审批后,即可下发新建云硬盘任务。

后续管理

待云硬盘管理页面可查看新建的云硬盘,且源快照状态从“创盘中”切换为“可用”,即新建云硬盘成功。

3.3.2.2 基于快照回滚云硬盘

简介

当云硬盘的数据发生错误或者云硬盘损坏,需将云硬盘数据恢复到指定时间点,可以通过快照回滚操作,快速回滚云硬盘数据至快照时间点。

注意

基于某一时刻的快照执行回滚操作后,在该时刻之后更新的云硬盘数据将被清除,请谨慎操作。

约束限制

仅支持回滚用户快照和自动快照,不支持回滚一致性快照和云主机快照。

扩容云硬盘后,不支持回滚扩容前创建的快照。

前提条件

快照状态为“可用”。

待回滚云服务器实例状态为“关机”,且源云硬盘状态为“使用中”。

为避免数据丢失,请确保在执行快照回滚操作前,已对快照的源云硬盘创建新的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进入云硬盘快照管理页面。

(3)在目标快照的“操作”列,单击“快照回滚”,弹出快照回滚确认窗口。

(4)仔细阅读提示信息,并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快照回滚任务。

待快照状态切换为“可用”,则快照回滚完成。

后续管理

快照任务下发后,可查看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快照回滚中”。待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可用”或“使用中”,则快照回滚完成。

3.3.2.3 基于快照一致性组回滚云硬盘

简介

当数据源的业务发生故障,需将业务数据恢复到指定时间点,可以通过快照一致性组回滚操作,批量回滚云硬盘数据至快照时间点。

注意

基于某一时刻的快照一致性组执行回滚操作后,在该时刻之后更新的云硬盘数据将被清除,请谨慎操作。

前提条件

快照一致性组状态为“可用”。

待回滚的数据源(云服务器)状态为“关机”,且源云硬盘的状态为“使用中”。

为避免数据源的数据丢失,请确保在执行快照回滚操作前,已对数据源创建新的快照一致性组。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快照一致性组”页签,进入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

(3)在目标快照一致性组的“操作”列,单击“回滚”,弹出快照一致性组回滚窗口。

(4)勾选目标快照。

(5)仔细阅读提示信息,并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回滚任务。

待快照一致性组状态切换为“可用”,则回滚完成。

后续管理

回滚任务下发后,可查看云硬盘状态切换为“快照回滚中”。源云硬盘状态切换为“使用中”,则回滚完成。

3.3.2.4 基于云主机快照回滚云服务器

简介

当数据源的业务发生故障,需将业务数据恢复到指定时间点,可以通过云主机快照回滚操作,回滚云服务器数据至快照时间点。

注意

基于某一时刻的云主机快照执行回滚操作后,在该时刻之后更新的云服务器数据将被清除,请谨慎操作。

前提条件

云主机快照状态为“可用”。

待回滚的云服务器状态为“关机”,且源云硬盘的状态为“使用中”。

为避免云服务器的数据丢失,请确保在执行快照回滚操作前,已对云服务器创建新的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进入云主机快照管理页面。

(3)在目标快照的“操作”列,单击“回滚”,弹出快照回滚确认窗口。

(4)仔细阅读提示信息,并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回滚任务。

待快照状态切换为“可用”,则回滚完成。

后续管理

回滚任务下发后,可查看快照状态切换为“快照回滚中”。

3.3.3 管理快照

3.3.3.1 查看快照信息

简介

在云硬盘快照管理页面,可查询并查看用户快照、自动快照等快照信息。

前提条件

已创建云硬盘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进入云硬盘快照管理页面。

(3)查询快照。

在快照列表上方,输入快照名称、快照ID、云硬盘名称、云硬盘ID、状态、快照类型等,可模糊查询快照。

表3-5快照参数说明

image.png

3.3.3.2 查看快照链

简介

快照链是一块云硬盘所有快照组成的关系链,包括第一份全量快照和全部增量快照。一块云硬盘对应一条快照链。

在云硬盘快照管理页面,可查询并查看快照链信息,以及查询和查看快照链中快照信息。

约束限制

快照链仅包含云硬盘用户快照和自动快照,不包含一致性快照和云主机快照。

仅快照源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6000-K,支持查看该快照的快照链。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已创建云硬盘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快照链”页签,进入快照链管理页面。

(3)查询快照链。

在快照链列表上方,输入快照链ID、所属云服务器名称、所属云服务器ID、所属云硬盘名称、所属云硬盘ID、源云硬盘属性等,可模糊查询快照链。

image.png

(4)查看快照链中快照。

在目标快照链的“快照链ID”列,单击快照链ID,进入快照链详情页面,即可查看快照链中快照。

image.png

3.3.3.3 删除快照

简介

由于快照会占用云硬盘的容量配额。若快照长期不使用或过期,建议及时删除快照,释放存储配额。

删除快照仅删除该快照文件和快照中数据,不影响快照源云硬盘、基于快照回滚的云硬盘、基于快照创建的云硬盘。

快照数据可单独将云硬盘还原至某个时刻数据状态,删除快照不影响其他时刻创建的快照使用。

注意

删除云硬盘快照可能造成数据丢失,请谨慎操作。

删除云硬盘,系统将自动清除属于该云硬盘相关的全部快照,即自动硬删除快照。

约束限制

仅支持删除用户快照和自动快照,不支持删除一致性快照和云主机快照。

开启云硬盘快照回收站后,仅状态为“可用”的用户快照删除后可进入回收站留存。

前提条件

快照状态为“可用”或错误。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进入云硬盘快照列表页面。

(3)删除快照。

a.单个删除:

在目标快照的“操作”列,单击“删除”,弹出删除快照确认窗口。

b.批量删除:

勾选多个目标快照名称后,单击列表下面的“删除”,弹出删除快照确认窗口。

(4)确认删除信息后,单击“确定”,即可删除云硬盘快照。

后续管理

运维中心默认关闭云硬盘快照回收站,快照将直接删除,无冷冻保留期。

运维中心开启云硬盘快照回收站后,快照将进入“云硬盘 > 回收站”中留存,默认可保留30天。

若需找回快照,可在“云硬盘 > 回收站”中还原快照。

若回收站中云硬盘快照保留时间超过冷冻期,将自动清除且不可找回。

3.3.4 管理自动快照策略

3.3.4.1 新建自动快照策略

简介

自动快照策略是基于时间点、周期性、保留时间等条件制定的规则策略。将云硬盘资源与自动快照策略绑定,即可在设定的时间点周期性地创建快照和按照约束清除过期快照,保护云硬盘数据,是资源数据安全和容错率的重要保障。

前提条件

已获取具备云硬盘资源管理权限的用户账号和密码。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3)单击“创建自动快照策略”,弹出快照策略配置窗口。

(4)根据页面和参数说明,配置自动快照策略。

image.png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立即创建策略。

策略创建完成后,默认状态为“运行中”。

后续管理

若需使用策略生成自动快照,还需关联云硬盘。

若需策略不满足使用需求,可修改自动快照策略。

若策略闲置未用,可删除自动快照策略。

3.3.4.2 关联云硬盘

简介

自动快照策略创建完成后,需绑定云硬盘资源,才能周期性地生成自动快照,并按规则清除过期快照。

约束限制

仅支持关联状态为“使用中”的云硬盘。

前提条件

已创建自动快照策略。

存在状态为“使用中”的云硬盘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3)在目标策略的“操作”列,单击“关联云硬盘”,弹出关联云硬盘窗口。

(4)勾选目标云硬盘,并单击,添加至右侧列框。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策略管理页面,即可查看关联云硬盘数。

后续管理

自动快照策略关联云硬盘后,确保策略状态为“运行中”。详细操作请参考开启快照策略。

关联云硬盘后,若删除云硬盘,系统将自动解除关联关系。

3.3.4.3 暂停快照策略

简介

若需暂停生成自动快照,可执行暂停策略操作。

前提条件

策略状态为“运行中”。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3)在目标策略的“操作”列,单击“暂停”,弹出策略信息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策略管理页面,即可查看策略状态切换为“已暂停”。

后续管理

自动快照策略暂停后,策略立即失效,暂停自动生成快照。在保留时间内的自动快照仍可正常使用。

3.3.4.4 开启快照策略

简介

若需重新启用策略生成自动快照,可执行开启策略操作。

前提条件

策略状态为“已暂停”。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3)在目标策略的“操作”列,单击“恢复”,弹出策略信息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策略管理页面,即可查看策略状态切换为“运行中”。

后续管理

自动快照策略恢复后,策略立即生效。若策略已关联云硬盘,即可基于策略规则自动生成快照。

3.3.4.5 修改快照策略

简介

若快照策略配置不满足实际需求,可修改策略配置。

前提条件

已创建自动快照策略。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在目标策略的“操作”列,单击“编辑”,弹出策略编辑窗口。

image.png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策略管理页面,即修改策略完成。

后续管理

自动快照策略修改后,策略规则立即生效。若策略已关联云硬盘,即可基于新的策略规则生成和清理自动快照。

3.3.4.6 查看快照策略信息

简介

自动快照策略创建完成后,可在云硬盘快照管理页面,查询并查看自动快照策略信息。

前提条件

已创建自动快照策略。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3)查询策略。

在列表上方搜索框,输入策略名称、状态等,可模糊查询策略。

表3-6策略列表参数说明

image.png

3.3.4.7 删除快照策略

简介

若快照策略闲置不用,可删除策略。删除策略不影响按策略规则生成的自动快照,在保留时间内的自动快照仍可正常使用。

注意

策略删除后不可找回,请谨慎操作。

前提条件

已创建自动快照策略。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自动快照策略”页签,进入自动快照策略管理页面。

(3)在目标策略的“操作”列,单击“删除”,弹出策略信息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策略管理页面,即删除策略完成。

后续管理

删除策略后,已关联策略的云硬盘将自动解绑策略,策略规则立即失效。

3.3.5 管理快照一致性组

3.3.5.1 新建快照一致性组

简介

在业务系统跨多块云硬盘的场景下,快照一致性组能够确保多块云硬盘的快照时序一致性。

约束限制

云硬盘必须为同一云硬盘类型,且后端存储在同一存储池。

单个快照一致性组最多支持16块云硬盘(数据盘和系统盘),且总容量不超过32TiB。

单个云硬盘最多可新建3个一致性快照。

仅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6000-K,支持基于该云硬盘新建快照一致性组。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云硬盘已挂载至数据源(云服务器),且状态为“使用中”,同时数据源(云服务器)状态为“运行中”或“关机”。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快照一致性组”页签,进入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

(3)单击“新建快照一致性组”,进入快照一致性组配置页面。

(4)根据页面和参数说明,设置快照一致性组信息,并勾选云硬盘。

a.设置快照一致性组基本信息。

image.png

b.勾选并确认云硬盘信息。

image.png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

待快照一致性组状态切换为“可用”,则创建一致性快照完成。

后续管理

快照一致性组创建完成后,可在快照一致性组详情页面,查看一致性快照。

3.3.5.2 查看快照一致性组

简介

在云硬盘快照管理页面,可查询并查看快照一致性组基本信息和一致性快照信息。

注意

仅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6000-K,支持基于该云硬盘创建快照一致性组。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已创建快照一致性组。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快照一致性组”页签,并进入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

(3)查询快照一致性组。

在列表上方,输入快照一致性组名称、状态等,可模糊查询快照一致性组。

image.png

(4)查看一致性快照。

单击快照一致性组ID,进入快照一致性组详情页面,即可查看快照一致性组基本信息和一致性快照列表。

表3-7一致性快照信息

image.png

3.3.5.3 删除快照一致性组

简介

若快照一致性组长期不使用或过期,建议及时删除快照一致性组,释放存储配额。

注意

删除快照一致性组将清除全部一致性快照,可能造成数据丢失,请谨慎操作。

删除云硬盘,系统将自动清除属于该云硬盘的全部快照,即自动硬删除快照。

约束限制

不支持删除单个一致性快照。

仅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6000-K,支持基于该云硬盘创建快照一致性组。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快照一致性组状态为“可用”或错误。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快照”,并选择“快照一致性组”页签,并进入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

(3)在目标快照一致性组的“操作”列,单击“删除”,弹出删除快照一致性组确认窗口。

(4)确认删除信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一致性组管理页面,并立即下发删除快照一致性组任务。

后续管理

删除快照一致性组,将同时删除快照一致性组中全部一致性快照。

3.4 回收站

3.4.1 云硬盘回收站

3.4.1.1 开启云硬盘回收站

简介

为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系统默认开启云硬盘回收站。删除后的云硬盘默认将进入“资源 > 回收站”,默认可保留30天。

若关闭云硬盘回收站或超过冷冻期,云硬盘资源将自动清除,且不可找回。

前提条件

已获取具备资源中心管理员权限的账号和密码。

云硬盘回收站状态为“已关闭”。

操作步骤

(1)登录资源中心管理控制台。

(2)在左导航中选择“回收站 > 冷冻期”,进入云硬盘回收站配置管理页面。

(3)在云硬盘回收站的“操作”列,单击“开启回收站”,弹出开启回收站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回收站配置管理页面。

待云硬盘回收站状态切换为“已开启”,则开启回收站完成。

3.4.1.2 设置冷冻期

简介

冷冻期是云硬盘进入回收站后的预留存时间。从云硬盘移入回收站后开始计算,于超冷冻期后第一个0:00时刻触发自动清除超期的云硬盘。

开启云硬盘回收站后,默认冷冻期为30天,可自定义设置冷冻期范围1~999999天。

前提条件

已获取具备资源中心管理员权限的账号和密码。

云硬盘回收站状态为“已开启”。

操作步骤

(1)登录资源中心管理控制台。

(2)在左导航中选择“回收站 > 冷冻期”,进入云硬盘回收站配置管理页面。

(3)在云硬盘回收站的“操作”列,单击“修改”,弹出冷冻期配置窗口。

(4)根据页面提示,设置冷冻期。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回收站管理页面。

待云硬盘回收站冷冻期切换为设置天数,则修改冷冻期完成。

3.4.1.3 还原云硬盘

简介

云硬盘进入回收站后,默认冷冻期为30天。若因误删除或需继续使用云硬盘,可在冷冻期内还原云硬盘。

还原后的云硬盘,可进入云硬盘列表管理。

前提条件

回收站中存在云硬盘。

操作步骤

(1)登录资源中心管理控制台。

(2)在左导航中选择“回收站 > 回收站资源”,进入云硬盘回收站管理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还原”,跳转至还原云硬盘确认页面。

(4)(可选)若还原云硬盘为“包年包月”计费模式,需选择“开通时长”。

(5)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还原”,返回云硬盘回收站页面,立即恢复云硬盘。

进入云硬盘管理页面,即可查看和管理还原的云硬盘。

3.4.1.4 清除云硬盘

简介

若确认删除后云硬盘不再使用,可清除回收站中云硬盘。

注意

清除云硬盘后,将彻底删除云硬盘数据,不可找回,请谨慎操作。

若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8100/16100,且存在基于该云硬盘克隆的云硬盘,则不支持清除该云硬盘。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回收站中存在云硬盘。

操作步骤

(1)登录资源中心管理控制台。

(2)在左导航中选择“回收站 > 回收站资源”,进入云硬盘回收站管理页面。

(3)在目标云硬盘的“操作”列,单击“删除”,弹出清除云硬盘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云硬盘回收站页面,立即清除云硬盘信息。

3.4.1.5 查看回收站中云硬盘

简介

云硬盘删除进入回收站后,可查看云硬盘资源在回收站的基本信息。

前提条件

回收站中存在云硬盘。

操作步骤

(1)登录资源中心管理控制台。

(2)在左导航中选择“回收站 > 回收站资源”,进入云硬盘回收站管理页面。

(3)查询云硬盘。

在列表上方,输入云硬盘实例ID、实例名称、所属云产品、租户、部门、资源集,可模糊查询云硬盘。

表3-8云硬盘回收站参数说明

image.png

3.4.2 快照回收站

3.4.2.1 还原快照

简介

快照进入回收站后,默认冷冻期为30天。若因误删除或需继续使用快照,可还原在冷冻期内快照。

还原后的快照,可进入快照列表管理。

前提条件

回收站中存在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回收站”,进入快照回收站管理页面。

(3)还原快照。

a.单个还原:

在目标快照的“操作”列,单击“还原”,弹出还原快照确认窗口。

b.批量还原:

勾选多个目标快照名称后,单击列表下面的“还原”,弹出还原快照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回收站页面,立即恢复快照。

3.4.2.2 硬删除快照

简介

若确认快照不在使用后,可回收站硬删除快照。

注意

硬删除快照后,将彻底删除快照数据,不可找回,请谨慎操作。

删除云硬盘,系统将自动清除回收站中属于该云硬盘的全部快照,即系统自动硬删除快照。

约束限制

若快照源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8100/16100,且存在基于该快照创建的云硬盘,则不支持硬删除该快照。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

前提条件

回收站中存在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回收站”,进入快照回收站管理页面。

(3)硬删除快照。

a.单个硬删除:

在目标快照的“操作”列,单击“硬删除”,弹出硬删除快照确认窗口。

b.批量硬删除:

勾选多个目标快照名称后,单击列表下面的“硬删除”,弹出硬删除快照确认窗口。

(4)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确定”,返回快照回收站页面,立即清除快照信息。

3.4.2.3 查看回收站中快照

简介

快照删除进入回收站后,可查看快照信息。

前提条件

回收站中存在快照。

操作步骤

(1)登录云硬盘服务控制台。

(2)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回收站”,进入快照回收站管理页面。

(3)查询快照。

在列表上方,输入快照名称、快照ID、云硬盘名称或云硬盘ID,可模糊查询快照。

表3-9快照回收站参数说明

image.png

3.5 配额

简介

为更合理分配资源,通过配额管理功能可规划各部门的资源使用量预算,多维度地统筹各部门对资源的使用量,包括全局维度、地域维度以及可用区维度。

云硬盘服务支持调整云硬盘个数和云硬盘总容量配额大小。

image.png

查看云硬盘配额

(1)登录资源中心管理控制台。

(2)在左导航中选择“配额”,进入配额管理页面。

(3)找到云硬盘 EBS,即可查看云硬盘配额指标,以及相关配额分配和使用信息。

调整云硬盘配额

若您当前的资源配额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管理员可通过调整,扩大配额。

(4)登录资源中心管理控制台。

(5)在左导航中选择“配额”,进入配额管理页面。

(6)找到云硬盘 EBS,可在目标配额指标的“操作”列,分别调整本级配额和配额总量。

在配额管理页面支持按租户级查看配额、调整本级配额、调整配额总量、校对已用配额,以及查看使用和调整配额记录。

3.6 监控

简介

云监控(CloudMonitorService)支持实时收集云资源监控指标,并支持自定义监控告警,方便用户全面的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和状态,确保业务平稳运行。

通过上报云硬盘实例监控指标给CMS,可实时监控每个云硬盘实例状态,帮助用户实时掌握云硬盘资源状态信息。

注意

仅云硬盘后端存储类型为CeaStor 16000-K,支持云硬盘监控和告警。详细后端存储类型配置,请联系运维管理员确认。

支持的监控指标

表3-10EBS支持的监控指标

image.png

查看监控信息

在CMS控制台的“云产品监控 > 存储 > 云硬盘EBS”的监控详情页面,单击云硬盘ID。进入单个云硬盘的监控趋势图页面,可查看云硬盘IOPS、带宽、延迟性能趋势图。

默认呈现云硬盘最近1小时性能数据变化趋势。

IOPS性能趋势图,呈现读IOPS、写IOPS随时间变化趋势。

带宽性能趋势图,呈现读带宽、写带宽随时间变化趋势。

延迟性能趋势图,呈现读延迟、写延迟随时间变化趋势。

设置告警规则

在自动实时监控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在CMS控制台对云硬盘监控指标或单个云硬盘实例自定义告警规则,规定在指定场景下发送告警通知至指定告警联系人。

在CMS管理控制台支持其他云产品监控和告警管理。更多详细配置说明,请参见《云监控 CMS 用户指南》。

意见反馈

文档内容是否对您有帮助?

如您有其他疑问,您也可以通过在线客服来与我们联系探讨 在线客服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